fbpx

難得的率直-陳沛然

因為足球的引領而走上立法會議員之路。

原文刊於《足球周刊》香港版 2019年8月號

賽馬會五人足球聯賽足總盃決賽,凱景的球員名單中出現一個頗為熟悉的名字 ── 陳沛然。從出身基層家庭,到考入港大醫學系,陳沛然醫生憑着過人的毅力和決心把「贏在起跑線」的概念打倒,最後因為足球的引領而走上立法會議員之路,其率直性格在艱難時期溫暖了港人的心。

Advertisements

2019年6月30日,賽馬會五人足球聯賽足總盃決賽上演,港超球會凱景的五人隊與屯門競逐冠軍,因為已到季尾,凱景有部份球員不在陣中,最後屯門以10:1大勝而回。五人足球的節奏有點像籃球和手球,快上快落,一旦比數落後,門將都要上前助攻,球員幾乎無可能踢完全場比賽,必須不斷輪換,陳沛然醫生就是凱景的輪換球員:「踢五人足球好像高原訓練,上場3分鐘已經喘不過氣。」只見他上陣後落力跑動補位,雖然技巧不足,但用勤奮補救,一眾年輕隊友似乎也因為他的表現而不敢偷懶。

「能夠和一班00後隊友一起踢球已經很高興,我從小到大沒有機會接受正規訓練,因為3年前感覺年紀漸長,膝蓋容易疼痛,想加強訓練來防止受傷,所以由朋友介紹加入凱景五人隊和預備組跟操,後來竟然能夠上陣,真的很高興。」現年42歲的陳沛然醫生賽後興奮地回應傳媒訪問,比賽完結後,除了主教練黃耀富外,陳沛然亦有向球員講話:「我剛才對隊友說,我在他們身上得到很多,而落敗是必須的,因為要失敗過才能學到如何取勝,球隊要有檢討才能一起進步。」

Advertisements

我是一個足球員,興趣做醫生。

陳沛然

出身基層 更珍惜足球

現時陳沛然作為立法會功能組別醫學界議員,也是律敦治醫院內科副顧問醫生,並與妻子育有3位女兒;雖然忙碌,不過他仍然熱愛足球,接近癡迷。最近陳沛然因其「中間派」身份而被放進鎂光燈之下,受盡各方壓力,但他依然堅持參加足球比賽和練習,每周都很期待踢球的一至兩天,除了凱景五人足球隊,還有中學、大學的校友隊、立法會足球隊、醫生足球隊等,到處都能見到他的身影:「對我而言足球很重要,讀書時不是常有機會踢球,長大後又工作繁忙,但必須參與一項運動保持身心健康。踢球時我不能看手機,不能看新聞,而且約了隊友就不能失約,有助我拋開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煩惱。」

從小在單親基層家庭長大,陳沛然吃過苦,也習慣面對逆境,所以更明白成功得來不易。小時候因為家景清貧只能踢「西瓜波」,也只能穿「白飯魚」,到升上大學才第一次在草地踢皮球,許多經歷都令長大後的陳沛然特別珍惜踢球的機會;他坦言或許因為成長經歷,造就了他無論在球場上還是人生道路上都「滿場飛」的個人風格:「因為小時候沒有資源,常常面對挫敗和困難,慢慢習慣想要什麼、做什麼都要自己想辦法,有困難靠自己解決。無錢,我穿白飯魚一樣可以踢球。讀書、工作也是,我努力也可以謀生。」

人怕出名 保持初心

「我是足球員,興趣做醫生。」是陳沛然的口頭禪,現時凱景、立法會都正在放暑假,陳沛然則會把握時間加操:「以往暑假期間曾經到南華元老隊陣中跟操,也曾聘請私人教練仔細調整基本功,還踢很多比賽,我對足球真是認真的!」要當上醫生需要不斷苦讀,陳沛然笑言自己「3歲考試考到32歲」,所以到不用讀書後,一有時間就踢球。

說起以前讀書時期踢球的回憶,陳沛然總是會雙眼發亮:「初中就讀天主教伍華中學,除了因為買不起皮球,也因為當時學校有一間教堂,外牆有一面天主教特色的七彩玻璃,所以學校只容許我們踢膠球,以免打破玻璃。」現時伍華中學仍然會舉辦校友「西瓜波挑戰盃」,是學校傳統,陳沛然當然會穿着「白飯魚」回母校,與舊同學敘舊切磋。

陳沛然在緊張的時局默默付出,不知不覺成為一個備受社會關注的人物,但他坦言自己只想平淡,閒時有球踢就可以,不想自己因做議員份內事而被大眾吹捧。曾擔任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醫生工會)會長,令陳沛然走上議員之路,不過回想過去,這一切亦源自足球:「因為最初入行只有不斷工作和進修,幾乎沒有社交,後來有其他醫生邀請我參加醫生工會的足球比賽,就抱着嘗試心態參與,因此認識了協會的人士,後來因陸續有會員退出便到我受邀加入,糊裏糊塗就做了會長。」

因踢足球而加入醫生工會;因生日日期是18日而選18號球衣;因成為醫生後第一隊參加的球隊選用巴塞隆拿款式球衣而變成忠實巴塞球迷,陳沛然分享的種種經歷都能表現到他的率直,甚至予人感覺有點純真;不過這亦可能解釋了他為何面對沉重壓力仍能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其實我只是《國王的新衣》故事的那個小孩,把見到的真相說出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