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6月港隊在啟德主場館以1:0擊敗印度之後,港隊成為一個「超級IP」,讓港隊主場的賽事變成為真真正正的城中盛事。其中一個證據,就是14號晚港隊主場對孟加拉的賽事未開始前,筆者的社交媒體就已經被洗板。

盛事的產生,除了內容之外,與參與者的連結同樣重要,這個就是吸引非球迷入場的原因。而北看台的港隊球迷打氣區已經成為一道風景線:全場不間斷的打氣聲,開賽前的巨型 Tifo,聲勢就像奧脫福球場的 Stretford End一樣,不單成為震懾對手的力量,也成為一般人入場的原因。能夠在香港體驗到歐洲頂級球賽的睇波氣氛,是這一代香港球員和球迷的福氣。

回到賽事上,港隊在葉鴻輝缺陣下,確實少了一種壓場感和影響力,這不是代隊長安永佳所比擬。唯有39歲的費蘭度能發揮隊長的作用:適當時候受傷倒地,然後發脾氣要由球證來安撫。雖然已經39歲,不能每刻都做出壓逼,但憑着經驗2次在前場偷得皮球,一次完成射門高出,一次更博得12碼讓港隊領先。完場後費蘭度更帶頭繞場一周致謝球迷。他的作用已不單是一位中場球員那麼簡單,更是筆者心目中的最佳球員。

雖然未能取得勝局,但賽後港隊球員並沒有垂頭喪氣,仍然熱情地致謝球迷和球迷合照。這份精神面貌,令人對港隊出線多了一份信心。期待下個月主場再度出擊對新加坡的生死戰,讓香港球迷繼續嗌爆啟德!
